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诗都包含了一些关键词。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寄题杨𢡟卿孝感堂
- 诗句释义:寄意于杨𢡟卿(可能是一个人名)的孝感堂
- 注释:这是作者为杨𢡟卿的孝感堂所写的诗句。
第二句
哭时闻者亦欷歔
- 诗句释义:哭泣之时,听到的人都在呜咽抽泣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孝感堂中举行丧事后的情景,哭泣之声使得周围的人也感到悲伤。
第三句
双鹤随声下碧虚
- 诗句释义:仿佛有双鹤随着哭声从碧空下降
- 注释:这里用“双鹤”来比喻哭声,而“碧虚”则可能是指天空或高远的虚无之处。
第四句
帝出丝纶照穹壤
- 诗句释义:皇上亲自颁布圣旨,照亮了整个天地
- 注释:这里的“帝”指的是皇帝或帝王,“丝纶”通常指诏书或圣旨。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和关注。
第五句
官施绰楔表门闾
- 诗句释义:官员们施行宽厚政策,表彰了门第之家
- 注释:这里的“官施绰楔”可能是指官员们采取了宽松的政策,而“绰楔”则是一种表示敬意的礼器或标志。这句话赞扬了那些遵守规矩、有道德的人。
第六句
今无陶侃谁能尔
- 诗句释义:如今没有陶侃这样的人能够做到这样
- 注释:陶侃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其刚毅果敢著称。这句话在赞叹杨𢡟卿的品德和才能。
第七句
古有苏耽莫是渠
- 诗句释义:古代有个叫苏耽的人物,难道不是他吗?
- 注释:苏耽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隐士,以其超脱世俗和高尚的品质而闻名。这句话可能是在与杨𢡟卿的品德相比较。
第八句
华发史儋曾载笔
- 诗句释义:白发的史儋曾经握过笔杆子
- 注释:这里的“华发”指的是老年人的头发,而“史儋”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这句话可能在赞美杨𢡟卿的年长经验和知识。
第九句
尚能浓墨为君书
- 诗句释义:仍然能够用浓墨为你写下一篇佳作
- 注释:这句话是对杨𢡟卿的才华和能力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他写下诗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