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龙眼二绝

食观本草岂非痴,二果甘滋可养脾。
耄智自知无益处,肉身安得有轻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荔枝龙眼二绝》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诗论家,莆田(今属福建)人。他的字为潜夫,自号后村居士,师事真德秀,以荫入仕,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在诗歌领域,刘克庄不仅受到晚唐影响,还独辟蹊径,以诗歌颂现实,与四灵派诗人有所不同,成就高于同辈。
  1. 诗歌原文
  • 食观本草岂非痴,二果甘滋可养脾。
  • 耄智自知无益处,肉身安得有轻时。
  • 味尝不暇更论斤,买断何曾敢算缗。
  • 谱与本经俱过眼,食之不老者何人。
  1. 诗词赏析
  • 食观本草岂非痴:表达了一种对于本草书籍中关于食物功效的盲目追求和怀疑态度。
  • 二果甘滋可养脾:强调了荔枝和龙眼这两种水果的甘甜和营养价值,可以滋养脾胃。
  • 耄智自知无益处:反映了年长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深刻认识,明白某些食物或方法未必有益。
  • 肉身安得有轻时:表达了一种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希望身体能够轻盈如初。
  • 味尝不暇更论斤,买断何曾敢算缗: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稀有珍贵食材的珍视,以及商人对于利润的追求,甚至愿意不计成本地购买。
  • 谱与本经俱过眼,食之不老者何人:表明这些食谱和典籍都是过往的历史,真正有益于健康的食品还是那些简单自然的食物。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荔枝龙眼二绝》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代,人们对饮食文化有着极高的兴趣和追求。
  • 个人经历:刘克庄本人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学者,他在官场中历经波折,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刘克庄的语言简洁而有力,善于通过精炼的词汇传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主题内容:这组诗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食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 艺术手法: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刘克庄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荔枝龙眼二绝》不仅是一首描写荔枝和龙眼美味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生活哲学。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食的热爱,更透露出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