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宿囊山三首

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
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
万首漏名宗派里,百年占籍醉乡中。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克庄的《再和宿囊山三首》是南宋时期诗人创作的作品,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特色。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的词人和文学家,其诗作以豪放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

  • 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
  • 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
  • 万首漏名宗派里,百年占籍醉乡中。
  •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
  •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 未能葱岭从初祖,也不蓬莱访洞宾。
  •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1. 诗歌鉴赏
  • 《再和宿囊山三首》作为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佛教思想、人生哲学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 其中“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等句子,生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再和宿囊山三首》不仅是刘克庄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对这些诗词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