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其二十一端午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坡南荡。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二十一端午》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作者对先贤的怀念之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1187-约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之作,尤以豪放派风格著称。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陂南荡。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 翻译
    梅雨季节结束后,一切似乎都已恢复正常。清晨,锣鼓声震天响,人们载着画舫在城市街道上穿行。画舫渐渐靠近京城的习俗,而红旗则象征着吴地方的人。人们共同纪念那位斩蛟为民除害的英雄,并尽情享受欢乐的时光。
  1. 诗歌鉴赏
  • 节日氛围:通过描述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如画舫、红旗、粽子等,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 历史情怀:通过对先贤的怀念,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 语言特色: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节日的热烈氛围。

《满江红·其二十一端午》不仅展示了宋代的风俗文化,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情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能够感受到刘克庄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