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卜算子·其六燕》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燕子的动态与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欢聚场所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及翻译
诗中的原文如下:“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明节未能如期到来的失望,以及对于燕子依然归来的欣慰。接着诗人描述了燕子的飞行动作,“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燕子的飞行姿态生动活泼,展现了燕子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则透露出诗人对燕子栖息地的关注,以及对燕子独立生活的赞美。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燕子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歌主题
《卜算子·其六燕》不仅是一首描写动物行为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学作品。刘克庄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燕子的行为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让人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