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白衣作宰相,宁黄冠事老君。
试问读三万轴,何如诵五千文。
道房六言一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房六言一首
《道房六言一首》乃宋朝刘克庄先生所作,其诗云:“懒白衣作宰相,宁黄冠事老君。试问读三万轴,何如诵五千文。”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诗中“懒白衣作宰相”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地位的极度追逐。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中,身居高位者往往需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懒白衣”则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宁黄冠事老君”一句,则是对道家思想的深刻体现。在刘克庄看来,黄冠(道士的帽子)与黄冠事老君(以黄冠自称,意指修道之人),都象征着一种追求精神寄托、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难得的选择。
“试问读三万轴,何如诵五千文。”这句话则是对知识和学习价值的深刻思考。在古代社会,读书识字被视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三万轴”可能指的是大量的书籍或者学问,而“五千文”则可能指的是经典的篇章或智慧的文字。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并不多,而能够掌握核心、精炼的内容才是真正的财富。
《道房六言一首》是一首充满哲学意味和人生智慧的诗篇。通过对“懒白衣”、“黄冠”等概念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