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伯厚入广

五行在天地,惟水明且清。
如何南中泉,乃独以贪名。
水号黑与弱,淖汩称浊泾。
彼皆有其实,所以得此声。
山川日秀发,九疑罗翠屏。
扶舆产清淑,丹砂银石英。
有泉出其间,泠然堪濯缨。
政坐贪夫累,土炭涴玉冰。
桓山以魋故,至今人羞称。
柳子愚其溪,百世相因仍。
有如此白水,好贪岂其情。
我欲招夷齐,稷之南山汀。
一洗万古贪,涌雪归东溟。
夫君素洁己,赠以贪泉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伯厚入广》是一首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送黄伯厚入广》作于宋朝,其时社会背景与自然环境为郑清之作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首诗的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贪浊之人的批评和对清廉之士的赞美。在宋代,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文人往往借诗抒怀,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2. 内容赏析:郑清之通过“五行在天地,惟水明且清”等诗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清澈的泉水比喻为高洁的人格,而将南中泉因贪图私利而声名狼藉的特质进行了讽刺。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效果,也深化了对贪浊之人的批判。
  3. 艺术风格:郑清之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他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4.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规范的关注,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体修养来影响整个社会。
  5. 现代影响:虽然时代久远,但《送黄伯厚入广》中的许多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警惕社会的不正之风,提倡正直与廉洁,同时鼓励人们向古人学习,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送黄伯厚入广》不仅是宋代文人的杰作,也是后世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的重要窗口。

《送黄伯厚入广》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追求。该诗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即便在今天,它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