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幄蔽林,白毡铺径,红雨迷楚。画阁关愁,风帘卷恨,尽日萦情绪。阳台云去,文园人病,寂寞翠尊雕俎。惜韶容、匆匆易失,芳丛对眼如雾。
巾欹润裛,衣宽凉渗,又觉渐回骄暑。解箨吹香,遗丸荐脆,小芰浮鸳浦。画栏如旧,依稀犹记,伫立一钩莲步。黯销魂,那堪又听,杜鹃更苦。
永遇乐 · 春暮有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遇乐·春暮有怀》是宋代诗人刘儗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哀愁。
从文学价值来看,这首词以其精致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受到后世赞誉。《永遇乐·春暮有怀》的原文如下:
青幄蔽林,白毡铺径,红雨迷楚。画阁关愁,风帘卷恨,尽日萦情绪。阳台云去,文园人病,寂寞翠尊雕俎。惜韶容、匆匆易失,芳丛对眼如雾。巾欹润裛,衣宽凉渗,又觉渐回骄暑。解箨吹香,遗丸荐脆,小芰浮鸳浦。画栏如旧,依稀犹记,伫立一钩莲步。黯销魂,那堪又听,杜鹃更苦。
从艺术手法来看,此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作者的内心世界巧妙结合。如“青幄蔽林,白毡铺径”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私密的画面,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阳台云去,文园人病,寂寞翠尊雕俎”则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深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从文化意义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美学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捕捉与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学追求和精神寄托。这种通过自然美来表现人类情感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永遇乐·春暮有怀》不仅是宋词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审美和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的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