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鸬鹚山中一首呈方允迪道踪昆仲

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
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
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
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
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
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
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
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
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
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
酌泉得醒心,茹术可不死。
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借居鸬鹚山中一首呈方允迪道踪昆仲》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诗人在任阳武县令期间所写,反映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的原文如下:

我今君已行,
君今我亦行,
借问鸬鹚鸟,
何如方丈庭。

这首诗描绘了韩愈与友人在鸬鹚山中的情景,通过对比鸬鹚鸟与方丈庭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喜爱。诗中的“鸬鹚鸟”寓意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方丈庭”则代表了官场的束缚。

韩愈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激昂为主,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比鸬鹚鸟与方丈庭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韩愈诗歌的特点,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