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会诗二首其二

制举省元推二相,龙头昔日属宣猷。
人间盛事并遐算,一席几盈九百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耆英会诗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写景寄兴,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功成身退的感慨。

原文如下:

耆英登降阁,
奕世会昌期。
云日为行乐,
羲和不待时而。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耆英登降阁,奕世会昌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功名富贵的追求。耆英,指的是古代的耆老,即年高德劭的人;登降阁,意指登上高处、俯瞰四方的景象。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希望通过攀登到高处来俯瞰世界,追求功名富贵。

接下来的两句“云日为行乐,羲和不待人”,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云日,比喻人生的短暂;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指代时光。句意为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云日一样短暂,而太阳神羲和却不会等待任何人。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认识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耆英会昌期的热闹场面,以及云日为行乐、羲和不待人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功名富贵的渴望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