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几
梅花曲其二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 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注释: 梅花:一种在冬末春初盛开的花卉,其特点是清香扑鼻。 结子:结出果实。 贪:贪婪,这里形容梅花的果实甘甜可口,不是为了贪图果实而结果实
【注释】 1. 花发状元红慢:指花开如状元红,艳丽夺目。 2. 三春:指春季三个月,这里指初春。 3. 成阴:草木茂盛遮盖了阳光。 4. 倾城倾国:形容女子美貌绝伦。 5. 绮筵:华美丰盛的酒宴。 6. 元白: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两人都是文学家,同为好友。 7. 步障华丝:用五彩丝织成的步障(屏障)。 8. 紫鸳鸯、素蛱蝶:指美丽的鸳鸯和蝴蝶。 9. 清旦:清晨。 10. 巧莺:灵巧的黄莺
【注释】梅花曲:以介父三诗度曲其一。介父,即李贺,字飞琼,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汉宫:汉代宫殿。侍女:宫中女侍者。娇额:美丽的额头。半涂黄:涂了一层淡黄色的胭脂。盈盈粉色:粉白的脸庞。凌时:在此时。寒玉体:如玉般温润的身体。薄妆:淡妆。好借月魂来:希望借助月光的清辉。娉婷画烛旁:在画着灯烛的地方翩翩起舞。阳春:指美好的春光。何妨:有什么妨碍。风亭:亭子。把盏:斟酒。酬孤艳
梅花曲其二 浅浅池塘。深深庭院,复出短短垣墙。年年为尔,若九真巡会、宝惜流芳。向人自有,绵渺无言,深意深藏。倾国倾城,天教与、抵死芳香。 注释:浅浅的池塘,深深的庭院,再次出现那短短的围墙。每年为你,如同九真神君巡视聚会,珍惜着美好的花容月貌。面对你时,我自有无尽的柔情蜜意,默默地倾诉着我对你的深情思念。倾国倾城的女子,天生就注定要承受命运的摧残,然而上天却偏偏让你拥有了那令人窒息的香气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耆英会诗”不仅是诗歌艺术的展现,更是他们情感、理想与时代背景的综合反映。其中,张浚明和刘几的《耆英会诗二首》,作为元代和宋代的代表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尤为突出。 张浚明的《耆英会诗二首》中,通过描绘制举省元推二相的场景,巧妙地将政治权力与个人才华结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盛况和个人在其中的地位。诗句中的“龙头昔日属宣猷”不仅指代了历史上的显赫人物
注释 - 耆英会: 指一种古代朝廷中的贤能人士聚集的活动。 - 司徒硕德: 指具有深厚德行的官员。 - 太尉: 指高级军事将领。 - 暮年: 指年纪已高的时期。 - 白发照青春: 比喻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年轻的状态或心态。 - 八公: 泛指许多贵族或显贵。 - 四皓: 指四位隐士,常被用来象征不仕的贤人。 - 元老: 指资历深厚的长者。 - 疏迹: 形容疏远,与世隔绝。 - 相望: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 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汉宫中侍女,娇额半涂黄。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惟恐随、阳春好梦去,所思飞扬。 宜向风亭把盏,酬孤艳,醉永夕何妨。雪径蕊、真凝密,降回舆、认暗香。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三春向暮,万卉成阴、有嘉艳方坼。娇姿嫩质。冠群品,共赏倾城倾国。上苑晴昼暄,千素万红尤奇特。绮筵开,会咏歌才子,压倒元白。 别有芳幽苞小,步障华丝,绮轩油壁。与紫鸳鸯、素蛱蝶。自清旦、往往连夕。巧莺喧翠管,娇燕语雕梁留客。武陵人,念梦役意浓,堪遣情溺
制举省元推二相,龙头昔日属宣猷。 人间盛事并遐算,一席几盈九百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