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
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梅花曲其二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

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注释:

梅花:一种在冬末春初盛开的花卉,其特点是清香扑鼻。

结子:结出果实。

贪:贪婪,这里形容梅花的果实甘甜可口,不是为了贪图果实而结果实。

有香:指梅花散发出的香气。

不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宜:应该。

当:正当,此处指适合。

鼎鼐: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或条件。

占年芳:指梅花在一年中最美丽的时期。

众花:各种花卉。

杂色:多种多样的颜色。

腊雪:冬天的积雪。

漏泄:泄露。

玉体:指梅花的花朵。

仙妆:仙女的妆容,这里比喻梅花的美态。

少陵:杜甫的字,唐代著名诗人。

东阁:杜甫曾在长安做官时,曾住在东边的官署,因此称其住所为东阁。

美艳:美好而艳丽。

激诗肠: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当已阴未雨:正当天空还未放晴的时候。

无心赋海棠:无心去描写海棠花。

鉴赏:

这是一首咏梅之作,通过梅花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

首句“结子非贪,有香不俗”,表达了梅花不贪图果实,却有着独特的香气的特点。这种香气不同于其他花卉,它清新淡雅,让人心旷神怡。同时,它也象征着梅花的高贵品质,不受世俗的诱惑,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诗人用“宜当鼎鼐尝”来形容梅花的品质,意味着梅花如同鼎鼐一样珍贵,值得人们去品尝和品味。这里的“鼎鼐”指的是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器皿,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条件。这也暗示了梅花的香气和美丽是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的,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一年中最美丽的时期,与其他花卉相比毫不逊色。这里的“红紫”是指其他花卉的颜色,而梅花则以自己的独特魅力脱颖而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其他花卉的赞美之情。

“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这里提到了其他花卉的色彩斑斓,但都无法掩盖住梅花的美丽。梅花虽然不如其他花卉那样鲜艳夺目,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纯洁和高雅。同时,也暗示了其他花卉无法抵挡住梅花的香气,只能被它所掩埋。

“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这句话表达了梅花对春天的担忧。因为春风的吹拂会使梅花的香气泄漏出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丽。然而,梅花并不愿意让人们看到它的美丽,因为它担心自己的美丽会被人们所利用。

最后一句“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梅花具有天生丽质,不同于其他花卉。同时,他也认为梅花的美丽是自然流露的,不需要人为地去修饰和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关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