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晓发

残月犹悬夜,开帆风若何。
鸣鸡催晓色,舟子起吴歌。
一曲清江上,三春别兴多。
野鸥无意绪,闲卧对沧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维扬晓发》是一首描绘清晨启航时景象与情感的宋代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樊绂,字元辅,宋代诗人,生活在宋朝时期,他的创作风格以清新脱俗、感情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 时代背景:《维扬晓发》创作于宋朝,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樊绂作为一位文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其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 诗歌原文
  • 残月犹悬夜,开帆风若何:首句“残月犹悬夜”描写了夜色还未散尽,月亮依旧挂在天空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鸣鷄催晓色,舟子起吴歌:次句“鸣鸡催晓色”,描述了公鸡的啼鸣声催促人们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舟子起吴歌”则展现了水手们唱着吴越地区的民谣,为即将启航的船只加油鼓劲。
  • 一曲清江上,三春别兴多:第三句“一曲清江上”,描绘了船只行驶在清澈的江面上,江水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色。“三春别兴多”则表达了离别的情绪,春天本是多情的季节,但此刻却因为别离而生出了更多的愁绪。
  • 野鸥无意绪,闲卧对沧波:最后两句“野鸥无意绪,閒卧对沧波”则通过野鸥的无拘无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整首诗通过“残月”、“鸣鸡”、“清江”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早晨启航场景。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
  • 语言风格:樊绂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用词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维扬晓发》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早晨。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