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德高千古,乡评彻九重。
柏舟终自誓,石窌启新封。
孙子传清白,闺门慕肃雍。
死生无憾处,了不愧三从。
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
介绍
《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是宋代文学家楼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的作者是楼钥,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大臣。楼钥字大防,又号启伯,生于明州鄞县(今属浙江),是一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历史人物。他的仕途经历颇为显赫,曾任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等多个要职,并曾使宋金两国保持和平关系,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如《北行日录》。楼钥的一生,不仅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也在文学上有显著成就,其诗词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诗词原文:《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全文如下:“族姓朱陈盛,夫人事愈明。老姑俱上寿,难弟各清名。节行辉丹管,门闾照赤城。宝邻方有托,何忍送铭旌。”其中“节行辉丹管”,形容了陈氏女子的德行高洁,如同明亮的丹管一般,照耀着整个家庭。而“门闾照赤城”,则形象地描绘了陈氏家族门楣辉煌,犹如照亮整个城池的太阳。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意象,展现了陈氏女婗的美德及其家族的荣耀。
诗意赏析:楼钥在这首诗中赞扬了陈氏女子的妇德,她的品德和行为被描述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乡里公认的典范。诗中的“柏舟终自誓”和“石窌启新封”等意象,不仅表达了对陈氏坚守贞节、坚毅不屈精神的赞美,也体现了她对未来的期盼和承诺。此外,“孙子传清白”暗示了陈氏女子的子女继承了良好的家教和高尚的家风。
文化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的创作往往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楼钥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亦是科技、文化艺术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楼钥的诗词创作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通过对宋代妇女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描绘,楼钥的诗词作品丰富了后世对宋代女性形象的认识,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特色:这首词运用了诸多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族姓朱陈盛”象征着家族世代的兴旺和荣誉,而“节行辉丹管”则用明亮如丹管的节操,喻指陈氏女子的品行光明磊落。这些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词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优美的艺术表现。楼钥在创作中既注重形式美,又不失内容的深刻性,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不仅是一首反映宋朝妇女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学作品,也是楼钥个人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宋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