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总管挽词

及见开元盛,曾闻正始音。
雕虫徒壮岁,冠鹖岂初心。
论事风生席,疏恩带锡金。
精神空满腹,愁绝病沈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姜总管挽词》是宋代诗人楼钥的作品。楼钥在诗中通过对姜总管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才华的赞颂,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深刻的怀念和敬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楼钥生活在宋宁宗、宋理宗两朝,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政治上相对动荡。
  • 作者感情:此诗作于挽悼姜总管之际,楼钥在表达对姜总管的怀念与敬仰之情的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1. 主题思想
  • 对姜总管的评价:楼钥称姜总管为“开元盛时人”,赞赏其才情出众,年轻时即有卓越成就,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 志向与现实:诗中的“冠鹖岂初心”表达了姜总管虽曾怀抱壮志但最终并未完全实现其初衷的遗憾,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姜总管挽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意象,如“雕虫”、“正始音”、“仙桂”、“庭兰”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读者的联想空间。
  • 情感表达:楼钥在诗中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精神空满腹”和“愁绝病沈沈”这两句,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姜总管的深切怀念和哀悼。
  1. 文学价值
  • 历史文献价值:此诗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对于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人物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文学鉴赏价值:作为一首挽词,《姜总管挽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理想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在欣赏和解读《姜总管挽词》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时代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楼钥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个人及历史的影响。
  2. 人物生平的认识:了解姜总管的历史地位、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诗词鉴赏的能力:培养对古代诗歌形式的鉴赏能力和深层次的文化理解。
  4. 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在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情感和理性考量。
  5. 多元视角的接纳: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观点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认识。

楼钥所作《姜总管挽词》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宋代文化的特点以及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