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刘君挽词

不识紫芝眉,空传有道碑。
义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
未觉山川改,深明昼夜知。
薤歌惭不称,冢子素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宁海刘君挽词》是楼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宋代,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宁海刘君挽词》的创作背景是纪念一位名叫刘君的朋友。楼钥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在古代中国,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作者简介:楼钥(约1127年-1200年),字大防,一字德舆,号沧洲,南宋官员、学者,宋孝宗时进士及第,官至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谥号文清。他一生著作颇丰,尤其擅长诗文。楼钥的作品以严谨著称,深受后世学者和文人的喜爱。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展示:不识紫芝眉,空传有道碑。义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未觉山川改,深明昼夜知。薤歌慙不称,冢子素能诗。
  • 中文解释:这首诗的原文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不识紫芝眉”意指作者未能识破某些事物的本质,而“空传有道碑”则表示他所传播的知识或道德观念可能并不完全正确。接下来的诗句“义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表达了正义的力量和黑暗中的宽容,展现了作者对正义与邪恶之间界限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是对逝去朋友的哀悼和对其诗歌才华的认可。
  1. 诗歌鉴赏与赏析
  • 艺术特色:楼钥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能够深刻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想。《宁海刘君挽词》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楼钥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
  • 情感表达:通过对刘君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中透露出的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黑暗的批判,体现了楼钥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追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宁海刘君挽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社会的深入思考。楼钥的这首五言律诗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警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