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候君诗十日留,无诗何以别交游。
自缘白雪难于和,莫把明珠暗处投。
往施固惭三不报,此鸣傥许两相酬。
今番但挈空囊去,湘水湘山段段愁。
索胡学圣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索胡学圣诗》的文学魅力
在古代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一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其中,宋朝作家欧阳守道的《索胡学圣诗》,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索胡学圣诗》是一篇充满智慧与哲理的诗歌。诗中“为候君诗十日留,无诗何以别交游”,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间诗歌交流的珍视。这不只是简单的赞美诗歌,更是强调了诗歌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于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歌中“自缘白雪难于和,莫把明珠暗处投”也透露出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把握。这里借用“白雪”比喻纯净的诗歌,而“明珠”则暗指珍贵却不易被发现的价值。这一比喻既形象地描述了诗歌的魅力,也暗示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
“往施固惭三不报,此鸣傥许两相酬”反映了作者谦虚而又自信的态度。他虽自感惭愧于过去的未能回报,但同时也期待着诗歌能获得他人的回应与赞赏。这种期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渴望,也展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今番但挈空囊去,湘水湘山段段愁”,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忧虑。尽管心怀壮志,但前行的道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索胡学圣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感悟生活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学思想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更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以及文学在塑造个人品格和提升精神境界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