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斋用前韵记响山之游依韵奉答

空山在昔森万松,两贤曾此登虬龙。流风馀韵无时终,我来寒栖鬓成翁,人生出处何心同。
梦破邯郸几富贵,战退蛮触相长雄,静定要与山争功。
绣衣光华照岩壑,豁然纳我云梦胸。群峰飞翠匏樽中,仙源还□渔舟通。
须臾烟霏散空蒙,楼观隐约孤城东。感慨千古思无穷,啸歌抵掌生英风。
黄金易求此乐少,野人何计箪瓢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斋用前韵记响山之游依韵奉答》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时年48岁。此诗以记游的方式描写了作者在响山游览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七言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响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首二句描绘了山间的清幽景色和晨曦中的美景;三、四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行走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五、六句则通过描绘山上的古迹和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末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杨慎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此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通过对响山之行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