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在昔森万松,两贤曾此登虬龙。流风馀韵无时终,我来寒栖鬓成翁,人生出处何心同。
梦破邯郸几富贵,战退蛮触相长雄,静定要与山争功。
绣衣光华照岩壑,豁然纳我云梦胸。群峰飞翠匏樽中,仙源还□渔舟通。
须臾烟霏散空蒙,楼观隐约孤城东。感慨千古思无穷,啸歌抵掌生英风。
黄金易求此乐少,野人何计箪瓢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空山在昔森万松,两贤曾此登虬龙。
  • 注释:空山(空旷的山),昔日(以前)万松(无数松树)。两位贤者曾经在此登山,攀爬如虬龙般蜿蜒曲折的山峰。
  • 赏析:这句描绘了响山的自然景观和古人在此留下的足迹。”两贤曾此登虬龙” 表达了历史上有才德之人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文化影响。
  1. 流风馀韵无时终,我来寒栖鬓成翁,人生出处何心同。
  • 注释:流传的风尚(余韵)没有停止的时候,现在我来到这里,年老体衰,像一位老人一样居住在山上。对于人生的出处选择,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寒栖”自比,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淡泊的态度。
  1. 梦破邯郸几富贵,战退蛮触相长雄,静定要与山争功。
  • 注释:梦境中打破了(被打破)邯郸(古代一个地名)的富贵梦,战斗后退败于蛮触(古代的两个部落)之间,相互争斗却能保持强大。想要安静下来与山岳争夺功绩。
  • 赏析:通过对比梦中的现实(富贵梦的破碎)与现实中的困境(战斗失败),诗人表达了一种由繁华到平淡、由争斗到宁静的人生态度的转变。”静定要与山争功” 显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寻求精神和心灵平静的决心。
  1. 绣衣光华照岩壑,豁然纳我云梦胸。
  • 注释:华丽的衣裳(绣衣)发出的光亮照耀着山间沟壑,宽广的视野使我胸怀壮志。
  • 赏析:这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拓展。”光华照岩壑” 形容景色美丽,”豁然纳我云梦胸” 则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愿意接受更广阔的天地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1. 群峰飞翠匏樽中,仙源还□渔舟通。
  • 注释:众多山峰上飘荡着翠绿色彩,仿佛在美酒的葫芦中。仙源(传说中的仙境)依然可以通航,与渔船相通。
  • 赏析:通过将自然景观比作美酒和仙境,诗人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两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希望超越尘世束缚,探索更高境界的向往。
  1. 须臾烟霏散空蒙,楼观隐约孤城东。感慨千古思无穷,啸歌抵掌生英风。
  • 注释:瞬间烟雾消散,天空变得朦胧。楼观(指山上的亭子或楼阁)显得模糊不清,位于孤城(一座孤立的城市)的东边。长久以来的感慨让人思绪万千,高亢的啸声(歌唱)激发了豪情壮志。
  •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英雄事迹的回忆。”须臾烟霏散空蒙” 形容时间迅速消逝,留下一片神秘莫测的景象;而 “啸歌抵掌生英风” 则表现出诗人在感叹时光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英勇行为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憧憬。
  1. 黄金易求此乐少,野人何计箪瓢空。
  • 注释:黄金容易得到,但这样的快乐却很少见到,作为一个隐士,我如何计算(生活所需)?我的篮子和瓢已经空了。
  • 赏析:诗人在这里反思了物质财富与精神满足之间的关系,指出虽然外在的物质条件容易获得,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体验。这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和对现代生活的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