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凤山清明寺

凤鸟久不至,哲人叹已矣。
空留千载名,寂寞残阳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隐居凤山清明寺》是宋代诗人楼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楼淳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其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楼淳(字质夫),号钥子,曾担任过屯田郎中等职。楼淳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生活背景及其仕途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 诗歌原文
    日上钟未鸣,老僧睡犹熟。 谁是山中人,长享清明福。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隐居凤山清明寺》通过描绘日上钟未鸣时,老僧仍然沉浸在宁静之中的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俗世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谁是山中人”和“长享清明福”表达了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首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既是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也是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深切喜爱。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通过对比老僧与外界的静止状态来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动静结合,从而使得诗歌整体充满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

《隐居凤山清明寺》不仅是楼淳个人艺术追求的产物,更是宋代社会背景下文人雅士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