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

名利路万辙,我来意如何。
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
波翻几潜没,来者犹更过。
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是宋代诗人潘阆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归隐山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潘阆作为唐代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时代风貌为主,其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之作,也有豪放奔放之作,显示了潘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通过描绘官场中的名利诱惑以及归隐后的心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诗句“名利路万辙,我来意如何”透露出诗人对纷扰世界的困惑和自我定位的迷茫。而“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波翻几潜没,来者犹更过”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官场如梦似幻、充满变数的现实感。

诗的最后两句“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向往不仅是对物质追求的超越,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解脱与升华。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个人命运及文人心态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深入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的文人生活状态,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选择与价值取向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