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铁山见赵山台

山台惯与吟僧接,新剖澄江太守符。
前日相逢曾有约,今番一见必如初。
固知海里难为水,须认衣中自蕴珠。
握手只谭风与月,莫因名利复踌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铁山见赵山台》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厚情感的宋代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相聚与友情珍视的期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潘玙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他的诗词不仅在艺术上追求精致,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2. 诗词原文:首句“山台惯与吟僧接”描绘了山台常常有僧人来访,诗人与他们的交往频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第二句“新剖澄江太守符”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到来的热烈欢迎和对未来相见的美好期许;第三句“前日相逢曾有约,今番一见必如初”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重逢时的激动心情;最后一句“固知海里难为水,须认衣中自蕴珠”则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鼓励或寄语,强调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本色,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3. 诗词鉴赏: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对朋友间相聚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首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4.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潘玙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他在宋代文人群体中的地位,可以推测这是在宋仁宗时期创作的。

《送僧铁山见赵山台》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作品,更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经典。通过欣赏这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谊和诗歌艺术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