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吟

春未来时花未觉,春欲去时花又落。
莫言世事无始终,春亦于花太情薄。
我今问花并问春,司花司春者何人。
空中仿佛有神语,此当问之于大钧。
不如再作问钧赋,赋成直上天门去。
扣天乞与花长春,免使花飞怨春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花吟》是宋代诗人潘玙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春未来时花未觉,
    春欲去时花又落。
    莫言世事无始终,
    春亦于花太情薄。
    我今问花并问春,
    司花司春者何人。
    空中仿佛有神语,
    此当问之于大钧。
    不如再作问钧赋,
    赋成直上天门云。
    扣天乞与花长春,
    免使花飞怨春暮。

  2. 诗歌解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到来和离去的景象。”春未来时花未觉,春欲去时花又落”,描述了春天尚未到来时,花朵还未能察觉春天的到来;当春天即将离去时,花朵已经开始凋零。这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更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易逝、美好时光短暂无常的感慨。
  • “莫言世事无始终,春亦于花太情薄”,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春天与花朵之间情感关系的哲理性思考。春天虽然给予了花朵生长的机会,但春天的离去也让花朵感受到了生命的无情。
  • 通过反复的咏叹和设问,诗人试图寻求答案,表达出对于命运和自然的无奈和哀愁。”空中仿佛有神语,此当问之于大钧”,暗示着自然界的某些现象背后有着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这种力量使得诗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 诗的最后两句,”不如再作问钧赋,赋成直上天门云”,表现了诗人想要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希望能够触及更高远的境界。
  •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宇宙万物的思考和感悟。《春花吟》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春花吟》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花盛开与凋零的诗歌,更是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规律深沉思考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