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居八事其五

振衣拂晓启松扃,月淡风轻酒顿醒。
密竹含烟争滴翠,幽兰浥露远闻馨。
清怜高洁蝉嘶柳,闲羡优游鹿食苹。
试枕碧流端洗耳,白云深处诵黄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山居八事其五》是明代诗人沈守正创作的一首古诗。《秋日山居·其五》是沈守正的一篇诗歌作品,它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隐居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沈守正,字允中,浙江钱塘人,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历任都察院司务等职。他擅长诗文,工画,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等著作传世。
  1. 诗作原文及注释
  • 原文
    云时从栋起,水上与阶平。
    千古高亭在,香山独有名。
  • 翻译
    云朵时常从楼顶升起,水边与台阶平齐。
    千古流传的高亭依旧存在,香山以其独特而闻名。
  • 注释
  • 云时从栋起,水上与阶平:形容山峰云雾缭绕,与水面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千古高亭在:指香山高耸入云的亭子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依然存在。
  • 香山独有名:暗示香山的独特之处,使其名声远扬。
  1. 诗意解读
  •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云和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后两句则通过赞美香山的高亭,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建筑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富有节奏的韵律,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云时从栋起”,既表现了云的动态美,又暗示了自然的无穷无尽。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如“千古高亭在”和“香山独有名”,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 文化意义
  • 《秋日山居八事其五》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文化风貌的作品。诗中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都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传承。

《秋日山居八事其五》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