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拂晓启松扃,月淡风轻酒顿醒。
密竹含烟争滴翠,幽兰浥露远闻馨。
清怜高洁蝉嘶柳,闲羡优游鹿食苹。
试枕碧流端洗耳,白云深处诵黄庭。
【注释】
振衣:抖开衣服。拂晓:拂晓,拂醒之意。松扃:指山居的柴门。月淡风轻:月色清淡,微风轻轻吹起。酒顿醒:酒意全消。
密竹:茂密的竹子。含烟:像雾一样。争滴翠:争相滴落翠绿。幽兰:清幽的兰花。浥露:沾着露水。远闻馨:远远地闻到香气。
清怜:对高洁的怜悯之情。高洁:高洁的品格。蝉嘶柳:蝉声在柳树上鸣叫。闲羡:悠闲羡慕。优游:自在悠闲。鹿食苹(pín):鹿群在草地上觅食。
试枕:试着倚靠在枕头上。碧流:清澈的溪流。端洗耳:用水洗耳朵。
白云:天上的白云。深处:深处,指高处、幽处。诵黄庭:诵读《黄庭经》。黄庭:《黄庭经》是道家的经典之一。
【赏析】
这首词描写秋日山居的生活情景,清新自然、宁静致远,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首句“振衣拂晓启松扃”描写了作者早晨起床后的活动——抖开衣服,推开柴门,迎接新的一天。“拂晓”一词,不仅描绘了时间,也描绘了景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二句“月淡风轻酒顿醒”则是描绘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饮酒后感受到的美好氛围。“酒顿醒”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密竹含烟争滴翠,幽兰浥露远闻馨”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美景。“密竹”指的是茂密的竹林,“含烟”形容竹林中烟雾缭绕的景象;“争滴翠”则形象地描绘了竹林中各种翠绿色彩交织在一起的美景。“幽兰”则是指兰花,“浥露”形容兰花被露水滋润的美丽形态;“远闻馨”则传达了人们从远处就能闻到兰花散发的香气,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第四句“清怜高洁蝉嘶柳”,则是以蝉声和柳树为线索,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山居的美好景象。“清怜”一词既表达了词人的同情心,又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喜爱之情。“高洁”二字形容的是蝉的歌声,它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心灵;而“柳”则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状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蝉声和柳树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最后一句“闲羡优游鹿食苹”则是以鹿群在草地上觅食的情景为线索,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山居的美好景象。“闲羡”一词则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优游”二字形容的是鹿群在草地上轻松自如地觅食的样子;“鹿食苹”则形象地描绘了鹿群在草地上享受美食的场景。这几句诗通过描述鹿群在草地上觅食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日山居的自然美景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通过对自然美的描述,也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