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能几何,避乱不谋夕。
联翩二三子,晚步纵所适。
田野无人声,牛羊断归迹。
时看墟曲中,寒烟袅修碧。
雍雍南飞雁,北信杳难觅。
不知二圣君,泫然泪沾臆。
小臣真虮虱,持颠顾何力。
残腊行当除,青阳来已逼。
衰骸分填壑,公辈宜强食。
法清晚步分韵得夕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法清晚步分韵得夕字》是宋朝诗人潘良贵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傍晚漫步情景。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无力的感慨。
这首诗的开篇“有生能几何,避乱不谋夕”透露出诗人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避乱”意味着为了躲避战乱而不得不过着隐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紧接着的“联翩二三子,晚步纵所适”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晚步的情景,体现了朋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志向。
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也极为生动。例如,“田野无人声,牛羊断归迹”通过静谧的田野和断线的归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荒凉的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萧条和百姓的困苦。此外,通过对候鸟南飞和北信难觅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
诗歌结尾部分“残腊行当除,青阳来已逼”揭示了诗人对新年到来的期盼和对战争结束的希望。同时,“小臣真虮虱,持颠顾何力”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现实的感慨。
《法清晚步分韵得夕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及社会背景提供了珍贵的视角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