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桂帅钟尚书赴召

老依牙纛撚吟髭,又折梅花话别思。
五岭不遮鸾凤诏,四方都诵鳟鲂诗。
人才晋魏凋零后,国事江淮倥偬时。
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桂帅钟尚书赴召》是宋朝著名文学家乐雷发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才的深切关怀。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此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乐雷发,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因在廷试中表现出众而得到理宗皇帝的认可。尽管他秉性耿直、不畏权贵,但因直言不讳的议论时政,最终未能被重用。尽管如此,他的文学成就仍受到后世的赞誉。

  2. 创作背景:《送桂帅钟尚书赴召》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国家的局势动荡不安,需要有识之士出来担当重任。乐雷发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即将赴任的钟尚书的鼓励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3. 文学特点:这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引用,抒发了作者对人才的珍惜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

  4. 文学价值:《送桂帅钟尚书赴召》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氛围,对于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送桂帅钟尚书赴召》作为乐雷发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人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