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傅杜相公宠示之作

平生孤拙荷公知,敢向公前自炫诗。
忧患飘流诚已甚,文辞衰落固其宜。
非高仅比巴音下,少味还同鲁酒漓。
两辱嘉篇永为宝,岂惟荣耀诧当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太傅杜相公宠示之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的生平与成就: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至今,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醉翁亭记》。他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诗词歌赋中,更在于他对散文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 诗歌创作特点: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中常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作品原文
  • 诗句原文:平生孤拙荷公知,敢向公前自炫诗。忧患飘流诚已甚,文辞衰落固其宜。非高仅比巴音下,少味还同鲁酒漓。两辱嘉篇永为宝,岂惟荣耀托当时。
  • 诗句解析:此诗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以及愿意在杜相公面前展示自己的诗歌。后四句则通过对比自己诗歌的“高洁”与他人的比较,以及诗歌味道的不足,展现了诗人谦虚且自我批评的态度。最后两句则是对杜甫诗歌的赞美和珍视,表明这首诗不仅仅是荣耀一时,而是被永久珍视。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的“忧患飘流诚已甚,文辞衰落固其宜”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以及对文学事业衰退的自我认识。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对比和对照的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考。

《和太傅杜相公宠示之作》是欧阳修对个人文学成就的一种自谦与自赏,同时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探索。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欧阳修个人的文学追求和风格,更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