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

醉翁丰乐一闲身,憔悴今来汴水滨。
每听鸟声知改节,因吹柳絮惜残春。
平生未省降诗敌,到处何尝诉酒巡。
壮志销磨都已尽,看花翻作饮茶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流转的哲思。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文学地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杰出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其作品多具有深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诗歌风格: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善于运用典故,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1. 诗作原文
  • 诗句原文:”醉翁丰乐一闲身,憔悴今来汴水滨。”
  • 诗句解析:首句“醉翁丰乐一闲身”描述了一位名叫醉翁的人在丰乐亭的悠闲生活状态。第二句“憔悴今来汴水滨”表达了作者自己如今来到了汴水边,身体显得有些憔悴。
  1. 诗篇内容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对汴河水边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哀愁交织的画面。
  • 情感抒发:通过对比自己的憔悴与自然的丰乐,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