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滁州幽谷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滁州幽谷》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2. 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欧阳修正在滁州任职。在滁州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了这个被千万座山峰怀抱的幽谷,并亲自种下了山中的花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花卉如今已经盛开和凋零,不再由他控制,只能任凭春风的吹拂。

  3. 诗歌鉴赏:诗中通过“滁南幽谷抱千峰”展现了滁州的自然美景。接着“高下山花远近红”则生动描绘了花开花落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辛勤努力的回忆。最后,“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感伤。

  4.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5. 文化影响: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忆滁州幽谷》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简洁的文字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