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注释:滁州南部的幽深山谷中拥抱着众多的山峰,山上的山花在远处、近处都开着,颜色鲜艳。当年你们(作者和朋友们)辛勤地亲手栽种了这些山花,而现在它们盛开或凋谢,全都任由春风来支配。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注释:主人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变得苍老了,那些年长的朋友们仍然能够谈论起当年的往事和那位醉翁的故事。现在没有人能像当年那样亲自弹奏琴曲,但是夜泉的声音还在翠微山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醉翁亭周围景色变化的描写。首两句“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诗人首先从视觉角度出发,描绘出滁南幽谷的壮丽景色。他以“抱”字形容滁南幽谷环绕千峰,形象地描绘出滁州的秀美山川。接着又以“高下山花远近红”来展现滁州幽谷中的山花烂漫,色彩斑斓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滁州幽谷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第三联“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现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他回忆起当时大家辛勤劳作的情景,种下的山花在春风吹拂下盛开,然而如今却随春风而凋谢。这种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意味,也更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
第四联“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是诗人对于人生变化的思考。他认为人的年龄的增长是无法阻挡的,即使到了老年,也应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继续追求美好的生活。同时,他也认为即使是年老的野老们,也有能力讲述醉翁的故事,这也体现出他对人生经验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一句“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是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他希望有谁能像当年那样亲自弹奏琴曲,与他一起分享这份宁静和美好。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听到夜泉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一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