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昭文相公上巳宴

一雨初消九陌尘,秉兰修禊及芳辰。
恩深始锡龙池宴,节正须知凤历新。
红琥珀传杯潋滟,碧琉璃莹水奫沦。
上林未放花齐发,留待鸣鞘出紫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昭文相公上巳宴》是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更详细地探讨这首诗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都有显著贡献,尤其在文学上,他倡导“古文运动”,推动了文学的革新与进步。他的词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作品原文
  • 一雨初消九陌尘,秉兰修禊及芳辰。 春雨过后,大地变得清新宜人,人们在兰香四溢的氛围中举行禊事,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 恩深始锡龙池宴,节正须知凤历新。 皇帝因为深厚的恩情而特赐宴会,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这难得的节日时光。
  • 红琥珀传杯潋灩,碧琉璃莹水奫沦。 描述了宴会中使用的酒杯晶莹剔透,色彩斑斓,增添了宴会的喜庆氛围。
  • 上林未放花齐发,留待鸣鞘出紫宸。 尽管上林的花儿还未盛开,但人们仍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以及皇帝的归来。
  1. 创作背景
  • 上巳节,又称上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修禊(一种净化仪式)和祓禊(一种驱除不祥的活动)等习俗。欧阳修在此诗中描绘了这一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庆祝活动。
  1.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诗歌通过对春雨后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之中。
  • 语言运用:诗句中的用词考究,如“红琥珀传杯潋灩”中的“潋滟”形容酒杯中酒液的颜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1. 作品赏析
  • 思想内容:诗歌不仅展现了上巳节的盛况,还隐含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关注和感慨。通过宴会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
  • 文化价值: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和昭文相公上巳宴》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与开放。其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均值得后世学者深入研究。

《和昭文相公上巳宴》不仅是一首描绘古代节日庆典的诗词,也是宋代文人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