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半千平阳簿

岭梅归驿路迢迢,越鸟巢倾木半乔。
松径就荒聊应召,桂丛留隐定相招。
家庭噪鹊争喧树,夜帐惊猿自拥条。
何处秋风摧客鬓,青丝恐逐物华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半千平阳簿》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江西吉州人,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散文领域开创了一代文风,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其散文作品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1. 诗歌原文
    岭梅归驿路迢迢,越鸟巢倾木半乔。松径就荒聊应召,桂丛留隐定相招。家庭噪鹊争喧树,夜帐惊猿自拥条。何处秋风催客鬓,青丝恐逐物华凋。

  2. 主题解析

  • 离别之苦:《送刘半千平阳簿》中通过岭梅、越鸟等自然景象以及噪鹊、惊猿等动物行为,生动地表达了刘半千即将踏上遥远旅途的不舍与辛酸。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刻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时光易逝:诗中的“青丝恐逐物华凋”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这种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屡见不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通过对《送刘半千平阳簿》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佳作,也是一首富含哲理、情感深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欧阳修卓越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