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吕太博赏双莲

年来因病不饮酒,老去无悰懒作诗。
我已负花常自愧,君须屡醉及芳时。
汉宫姊妹争新宠,湘浦皇英望所思。
天下从来无定色,况将铅黛比天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吕太博赏双莲》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的生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宋吉州庐陵人,出身贫寒,早年从母郑氏学习,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仕途。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倡导并参与文化革新运动。
  1. 诗歌原文
  • 内容概述:《答吕太博赏双莲》通过描绘诗人因疾病而放弃饮酒、年老色衰后不再作诗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感概。诗中还涉及对汉宫姊妹争新宠和湘浦皇英望所思等典故,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 白话译文:我因疾病未能饮酒,年纪大了也无心作诗。我已愧对花儿常开,您应该常常醉酒欣赏芳时。汉宫姐妹争新宠,湘浦皇英望所思。天下从来无定色,何况将铅黛比天姿。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已负花”、“无悰懒作诗”等,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如“我已愧对花儿常开,君须屡醉及芳时”,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思想内涵:该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还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描写,欧阳修揭示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无力感,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

《答吕太博赏双莲》不仅是宋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造诣,更体现了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