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
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侍从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
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欧阳修解官归田之后,向曾经给予其恩宠和地位的韩魏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诗人在诗的开篇“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付出和荣誉已经变得微不足道的感受。这反映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过往成就的重新评估。这种表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功名的看法转变,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则描绘了诗人退居田野、虽已卸下朝服但依旧保持尊严的形象。这里的“南亩”指的是农田,意味着诗人虽然脱离了权力中心,但却仍以农民的身份躬耕劳作,保持着与自然的联系,也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东宫二品臣”则是指他在朝廷中的高级官职,尽管不再担任实际职务,但他在朝中的声望和影响力依然存在。
“侍从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民间百姓生活的喜爱。这里提到的“侍从籍”可能指的是官员的官方身份,而“清切禁”可能意味着他在官场中的谨慎和低调。而“笑歌行作太平民”则描绘了他作为平民百姓时的乐观和快乐,通过歌唱和欢笑来传播和平的信息。
“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则是诗人对自己选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的总结和对过去君王恩情的感慨。这里的“念旧君恩厚”表达了他对过去皇帝深厚恩情的感恩,而“二者难兼始两人”则反映了他难以同时兼顾仕途和隐逸的选择所带来的矛盾和挣扎。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欧阳修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文化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