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禧谢雨

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禧谢雨》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著称。

《集禧谢雨》的原文如下所示:

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箫箫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都市景象以及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首联“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展示了都市中晨曦尚未完全散去时的繁忙景象,五更鼓声催促着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而厚重的雨水使得路面泥泞不堪,马匹行走缓慢。次联“卧听竹屋箫箫响,却忆滁州睡足时”则转换了场景,诗人在一间竹林中的小屋中静卧,耳边传来箫声悠扬,不禁回忆起自己在滁州(今安徽滁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都市忙碌与乡村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集禧谢雨》的创作背景和名家点评可以进一步了解欧阳修的诗歌特色。据史料记载,欧阳修在任地方官期间,经常关心民生疾苦,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例如,他在任职滁州时,曾写下许多反映当地民情的诗篇,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思考。

欧阳修的《集禧谢雨》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还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面貌及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