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狝诗

豳籥迎寒至,商飙应节流。
戎容修大狝,杀气顺行秋。
多稼登方茂,三农隙始休。
饮归军实献,誓众黻为裘。
索享仪非蜡,围田礼异蒐。
国威思远播,神武畅皇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狝诗》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一首五言排律,创作于宋朝时期。下面是对这篇文学作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豳籥迎寒至,商飙应节流。
  • 戎容修大狝,杀气顺行秋。
  • 多稼登方茂,三农隙始休。
  • 饮归军实献,誓众黻为裘。
  • 索享仪非蜡,围田礼异蒐。
  • 国威思远播,神武畅皇猷。
  1. 诗词解读: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首联“豳籥迎寒至,商飙应节流”描绘了冬季的寒冷景象与自然的节奏变化,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秩序。次联“戎容修大狝,杀气顺行秋”,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军队整装待发,准备执行大规模狩猎活动的情景,暗示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的“多稼登方茂,三农隙始休”反映了农业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在和平时期的繁荣昌盛。最后两联“饮归军实献,誓众黻为裘”展示了士兵们凯旋而归的场景,以及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展示英勇事迹的情形,而“索享仪非蜡,围田礼异蒐”两句则描绘了不同于常礼的军事礼仪,彰显了国家军事活动的庄重与严肃。最后两句“国威思远播,神武畅皇猷”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威望的远播和皇帝理想的实现,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2. 创作背景:欧阳修作为宋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秋狝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担任过翰林学士等重要职务,参与并支持新政改革。然而,新政最终失败后,欧阳修被贬至地方州郡,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和思想理念。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它不仅体现了欧阳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

  3. 作品鉴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秋狝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吸引了无数读者。首先,诗歌采用了五言排律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诗歌在结构上更加严谨,节奏感更强,有助于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其次,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军事活动的描写,巧妙地将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宏大的史诗般的美感。同时,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也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智慧和情怀。

《秋狝诗》不仅是一首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也能更好地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