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后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记并简梅圣俞之作

君子忽我顾,贫家复何有。
虚堂来清风,佳果荐浊酒。
简编记遗逸,论议相可否。
欲知所书人,其骨多已朽。
前者既已然,后来宁得久。
所以昔人云,杯行莫停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后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记并简梅圣俞之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文作于宋元祐二年(西元一〇八七年)二月十五日,时为东坡居士在颍州(颍上)任知州。刘原甫即刘韐,字原父,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苏轼的《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后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记并简梅圣俞之作》全文如下:

余尝读唐人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云:「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句法非必本于孟、常,然试为之,正使少陵复生,未必能到。

今岁春与诸生会于颍上,饮至中夜,月色如洗,竹影参差,忽念前事,如游旧地,乃作长短句,以《赤壁赋》体为古风其辞云:

江流天地外,山翠有无中。
欲钓不合鲸,扬帆思飘蓬。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余往时年少,梦想乘舟如叶,溯回周流。去年买妾于广陵,因观潮而上至海陵。见海之阔大,不知其几里也。自笑平生豪举,如鸱夷之兴,五湖之酌,竟为他人驱除。今视海内士人,皆欲杀身成仁,求为孟子、漆雕开、公孙固辈人物。独不见古人云:「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吾方欲投袂学楚囚,君等尚何忧!

余昔游金陵,曾见秦淮一水,自石头城下东折而入城。两岸皆涂草楼台,连亘二十余里。当时曾叹曰:「过江诸人,皆弃甲投降;及我至其处,则草木鱼虫,与人同乐。如此江山,得之若何!」

顷闻梅圣俞学士出镇钱塘,有西湖歌数首,戏为《西湖念奴娇》,且用「三高」语也。

丙辰正月二十日,予将行徽猷阁宿卫,走笔写此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