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见赠之作

与君结交游,我最先众人。
我少既多难,君家常苦贫。
今为两衰翁,发白面亦皴。
念在怀中玉,不及市上珉。
珉贱易为价,玉弃久埋尘。
惟能吐文章,白虹射星辰。
幸同居京城,远不隔重闉。
朝罢二三公,随我如鱼鳞。
君闻我来喜,置酒留逡巡。
不待主人请,自脱头上巾。
欢情虽渐鲜,老意益相亲。
穷达何足道,古来兹理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依韵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见赠之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诗,作于公元1098年(元丰元年)。这首诗是苏轼在接到好友王诜(字圣俞)赠送的《九日次韵王巩》后,即兴所作的回赠之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经历的感慨与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plaintext
依韵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见赠之作

圣俞好学乐善,文章敏赡,
自少时已著声闾里,晚更显闻,今岁来京师。
予尝从之游,甚喜遇也。
然圣俞于文尤长于诗,其为文章多以道义相许,
而其为诗亦雅正不苟,故能发越古今,自成一家。
圣俞又好客,四方之士至者,
必尽其欢而去,盖尝有以酒馔迎客于东山,
及见客皆赋诗相赠答,其盛可知。
乃作是诗以奉报,且勉圣俞曰:吾侪腐鼠,
敢当大贤,幸勿以为过!

圣俞名轼,字子瞻,建中靖国初登进士第,调官海州。
后又知齐州、徐州、湖州、杭州、颍州、荆州等州。
晚年退居黄冈。
卒谥文忠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
嘉祐八年(1063年)举进士。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杭州通判。
因政治上属于旧党,被贬为英州团练副使。
后获赦还朝,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元祐元年(1086年)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学院事,
后因新法受打击,出知杭州、颍州等地。
元祐四年(1089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绍圣元年(1094年)被诬陷谋反,下狱治罪。
次年被判死罪。
崇宁元年(1102年)遇闰月,改责安置惠州,再徙儋州。
元符三年(1100年)病死于常州。
徽宗立,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有《东坡先生文集》等传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