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共有两首。这两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至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间,当时诗人因“乌台诗案”而遭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期间所作。

第一首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无奈和对朝廷的不满。诗中写道:“我生之不幸,乃为官宦者流,既不能尽其才,又不能免俗累,此吾所以为悲也。”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人则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写道:“世间万事皆浮云,唯有清风伴我心。弹琴一曲思故人,明月高悬照孤影。”诗人以弹琴、思故人、明月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借物抒情,将个人的境遇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朝廷的担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