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双井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井茶送子瞻》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该诗表达了黄庭坚对苏轼的深情关爱与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和写作手法。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者介绍:《双井茶送子瞻》是黄庭坚在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所作,这一时期的黄庭坚正处于其文学生涯的高峰期。黄庭坚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影响深远,被后世尊称为“黄体”。他的诗歌创作也极具特色,以豪放、清新、质朴的风格闻名于世。
诗作内容:这首诗是黄庭坚赠给苏轼的一首诗,意在表达他对好友的深厚情感。前四句中,黄庭坚对苏轼推崇备至,并提及了“东坡旧居士”的伤心事,这可能暗示了苏轼过去的坎坷经历或者某种不幸。后四句则赞颂家乡的双井茶,并表达了黄庭坚的嘱望与祝福。
艺术特点:此诗在黄庭坚的诗作中较为少见,采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即在描述或赞扬某人的同时,先提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再加以强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这种写法不仅让诗歌层次更加丰富,还更能够凸显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造诣,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与影响:《双井茶送子瞻》不仅是黄庭坚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也是他诗歌风格的体现。这首诗的流传和接受,反映了黄庭坚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
《双井茶送子瞻》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风骨和才情,同时感受到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