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
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
遗音仿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
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
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
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于前。
岂知山高水深意,久以写此朱丝弦。
酒酣耳热神气王,听之为子心肃然。
嵩阳山高雪三尺,有客拥鼻吟苦寒。
负琴北走乞其赠,持我此句为之先。
送琴僧知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琴僧知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江西吉州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他在文学、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并称“唐宋八大家”。
诗词原文:
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
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
遗音髣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於前。岂知山高水深意,久以写此朱丝弦。酒酣耳热神气王,听之为子心肃然。嵩阳山高雪三尺,有客拥鼻吟苦寒。负琴北走乞其赠,持我此句为之先。诗意解析:诗的首两句表达了对夷中地区所流传的音乐深深的向往,以及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无法亲自前往欣赏的遗憾。后四句则转入对知白演奏技艺的赞美,通过“孤禽”、“春岩泉”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文化传承之感。整首诗既展示了欧阳修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送琴僧知白》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凝聚了诗人对于音乐、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欧阳修作为文人的情怀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