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笏自文昌,身名克显扬。
蜚声腾宦路,接武近鸳行。
廉尚冰霜洁,吟篇风露香。
晚年陶靖节,松菊更凄凉。
挽南塘朱检阅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南塘朱检阅二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卫宗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朱检阅生前的崇高评价,还表达了对其去世的沉痛哀悼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肯定。
诗的开篇“传笏自文昌,身名克显扬”,通过赞扬其官职的显赫和个人名声的卓越,为全诗定下了庄重的基调。卫宗武通过对朱检阅生平事迹的概述,传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双重认可。这种赞誉不仅是对其政治生涯的认可,也是对其个人品格的高度赞扬。
诗中“蜚声腾宦路,接武近鸳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朱检阅在官场上的卓越形象。这不仅表明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廉尚冰霜洁,吟篇风露香”则从道德品质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赞美了朱检阅的高洁人格和卓越的文采。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朱检阅晚年生活的描写,“晚年陶靖节,松菊更凄凉”。这句借用陶渊明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朱检阅晚年清贫、孤独生活状态的同情。同时,“临窆重伤神”则透露出诗人对好友离去的深深哀伤和不舍。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人生、友情、艺术和自然美的艺术画面。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文昌帝君”、“宦路”、“松菊”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在情感表达上感人至深,而且在审美价值上也值得品鉴。
《挽南塘朱检阅二首》不仅体现了卫宗武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朱检阅一生的回顾,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格的敬佩,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友情珍贵的感慨。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