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初见奇,直以子房许。
制胜算无遗,毙袁而诛吕。
意见稍有乖,几欲置鼎俎。
朝端存正论,九锡胡不取。
本初固难依,奸雄恶可辅。
初年歼德祖,继又族文举。
嗜杀其如斯,大夫可以去。
见几奚不早,一死昧所处。
既不为夷齐,又不为伊吕。
徒抱忠贞心,遗憾亘千古。
荀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荀彧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不是文学作品的作者。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出生于一个有学识和声望的家庭。他在历史上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著称,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关于荀彧的一些介绍:
早年经历:荀彧早年被誉为“王佐之才”,因其出众的才华而受到推荐。在永汉元年,他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在此期间,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避祸归乡:董卓掌权后,荀彧选择弃官归乡,并带领宗族前往冀州避难。袁绍对他十分敬重,将荀彧视为上宾。
辅佐曹操:在曹操成为北方霸主的过程中,荀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为曹操集团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策略支持,尤其是在北部中国的整合过程中,他的智谋尤为关键。
文学成就:荀彧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表现,还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赋、诗歌等多种形式,以清新、典雅的文风著称。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荀彧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荀彧不属于文学作品的作者,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力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