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

唐人尚五言,秀句推柳塘。
复有善鸣者,鸡鸣传远商。
氏名几百载,郁若兰芷香。
诗来破馀暑,如挹风露凉。
芬敷富辞藻,鲜碧逾丛篁。
铺张几案间,蔚为前修光。
读之律吕谐,击拊鸟声锵。
可踵翰林白,未逊太史黄。
东屏斯文主,书传撑满肠。
固宜苏门客,而有晁与张。
岂但如昔人,风雅能补亡。
胸中千万篇,浩若五谷穰。
况复有小坡,气习遗膏粱。
书林惟日涉,艺圃无时荒。
内有芳润融,外蔑声色戕。
篇章虽后至,岩菊擅晚芳。
又类秋芙蕖,水镜临夕阳。
顾惟糠秕扬,凛负荆棘芒。
叹予以诗隐,货药犹韩康。
何时天朗清,共泛兰亭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是宋代诗人卫宗武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卫宗武,字仲文,号东山居士,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生于北宋末年,生活在南宋时期,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2. 诗歌原文:《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这首诗共八句,内容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首句“唐人尚五言,秀句推柳塘”描绘了唐代诗人崇尚五言绝句的传统风貌以及秀美诗句的推崇。接着“复有善鸣者,鸡鸣传远商”表达了对善于鸣唱的歌手或文人的赞赏。最后四句“氏名几百载,郁若兰芷香”、“读之律吕谐,击拊鸟声锵”、“可鹭翰林白,未逊太史黄”、“内芳润融,外蔑声色戕”则抒发了诗人对于经典作品的传承与个人艺术追求的感慨。
  3. 诗歌赏析:卫宗武的这首诗在形式上属于五言诗,这种古典诗歌形式以其简洁、韵律性强的特点受到广泛赞誉。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唐人尚五言”不仅指唐代诗人喜好五言诗的传统,同时也象征着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兰芷香”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暗含诗人本人的高洁品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尚的审美情趣。
  4.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卫宗武的个人经历有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卫宗武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以期通过诗歌传达出对传统和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美感。卫宗武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美学境界。
  6. 历史影响:虽然卫宗武的诗歌在历史上的影响可能不如某些著名诗人那样显著,但他的作品仍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文化追求,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不仅是卫宗武个人的杰作,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分析,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们在作品中展现出的艺术追求和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