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

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
碧玉嶙峋烟雾堆,凿开混沌架突兀。
不鞭而来争献助,斩木指囷人不惜。
僧寮佛屋俱落成,撑空只欠涂金碧。
精庐不独为安身,海纳诸方禅悦食。
上人湛然一太虚,真觉端由真净得。
是心已证涅槃心,妙处岂容言语诘。
故于题扁发其机,要使人人个中觅。
学徒释侣有能然,从兹作祖而成佛。
大展坐具阐道场,胜地名山须卓锡。
法筵乃见龙象尊,天池且作鹍鹏息。
书来谓逮菊花期,莲社绅緌应毕集。
远师如肯致渊明,亦拟袖香跻丈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卫宗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卫宗武,字子微,是北宋时期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佛法的感悟为主,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
  2. 诗歌原文: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
  3. 诗歌内容解析:首句“自披五戒如来佛”,意指作者在修行过程中遵循佛教五戒,体现了他清心寡欲、追求精神解脱的生活态度。第二句“十年面壁坐天目”,描绘了作者长时间面壁修行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佛法修习的专注与执着。第三句“归来满袖唯白云”,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修行后,心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满衣袖中只有白云,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纯净。第四句“徒得声名喧世俗”,则是说尽管作者的修行成果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赞誉,但他更注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4.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于佛教修行的独特理解和深刻体会。特别是通过对比修行前后的内心变化,突出了修行对个人心灵的影响,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修行的意义与价值。
  5. 社会影响:该作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喜爱和传颂。其简洁明快的诗句,至今仍能触动人心,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宝贵财富。
  6.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这类描写宗教修行生活的诗歌并不少见。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也揭示了人类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永恒追求。

《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不仅是卫宗武个人修行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修行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