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浩山

高树停归云,峭壁下落照。
北风一万里,绝顶吹野烧。
行行念高堂,履险心欲掉。
茅茨者谁家,喧语杂老少。
开门止我宿,四壁乱蓬藋。
自言兵火馀,零落仅馀噍。
世故莽难诘,浊酒寄一笑。
月黑云冥冥,屋头闻虎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浩山》是宋代诗人黎廷瑞创作的一首五言长律。下面是对《过浩山》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作者背景:黎廷瑞,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过浩山》便是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乃至历史的深刻思考。
  1. 诗歌原文
    高树停归云,峭壁下落照。北风一万里,绝顶吹野烧。行行念高堂,履险心欲掉。茅茨者谁家,喧语杂老少。开门止我宿,四壁乱蓬藋。自言兵火馀,零落仅余噍。世故莽难诘,浊酒寄一笑。月黑云冥冥,屋头闻虎啸。

  2. 主题思想:《过浩山》通过描绘山中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同时,诗中的“自言兵火馀,零落仅馀噍”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在这首诗中,黎廷瑞运用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过浩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