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夕凉飔半点无,也无林影避行车。
秋云一崦疏山晓,欲往从之畏简书。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疏山道中
介绍
《题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王世贞,余初至越,闻象山先生之贤,而文名未籍甚。一日,从数客泛月湖,夜深语移就寝。二鼓起,见壁间留诗一帙,亟阅之,得“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等句。大惊喜,自是遂与交。既久,闻其卒已三年矣。今春同人修先生墓志,余为作铭曰:“呜呼象山先生,南镇人杰也。少学于罗浮紫云翁,举嘉靖辛卯进士,除南安知县,入为刑部主事。时严嵩擅国,天下多忌讳。先生独持风裁,毅然直发,遂以忤嵩谪居。久之,起礼部主事,历官至稽察院右剑御史、兵部右侍郎。先生雅志清节,不污于俗。尝言:’人生世上,如白驹过隙,何苦营营?‘故所至之处,有古大臣之风,士友称为李相国者三。”又言:“吾生平无他长,惟好读书、弹琴、鼓琴、弈棋,四者可以娱老。”每对客挥弦指,声中逸韵,飘飘然若神仙。客或问:’先生在南镇时,日与何君游?‘答曰:”吾昔南征,过广陵,有吴君诚孝廉,延致草榻,相友善月焉。后吴君没,吾归越,则君已葬西湖灵隐寺旁,因徙治荐福寺,卜筑半山亭侧,朝夕过之,相与啸咏。吾没,吴子嗣孤贫无依,乃迎吾诸子入学。吾弟孟阳为郡守,即馆之学宫。诸子亦颇成立。及吾兄世蕃贬官,吾弟家居不得志,吴子哀其孤弱,岁时给其衣食。吴君殁,吴子又贫乏不能存。余长子汝行、次子汝修皆幼弱,寄食吴子舍。吴子怜之,尽以家所有予焉。汝行娶于同乡沈氏女,生一子;汝修聘于陈氏女矣。吴子欲令汝行奉沈夫人之子而妇陈氏之女,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恐汝行不能教诸子读书,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又虑汝行、汝修兄弟不相能。吴子死,诸子各散四方,余心怆然久之。岁戊申,余往祭,吊吴子之丧毕,还舟江上,日暮风起波涌,舟将覆没。余方张棹欲登岸,忽见一人乘小舟急来援之,视之,则吴子之子也。已而吴子之妻来拜,且请曰:‘某夫死三年矣,而两孤孙尚幼,赖诸君子抚养教诲。’遂拜焉。余感其义,为之作传。’”
王世贞(1526年—1607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他是明代中期以后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书法都有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