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向来百尺楼上客,此日崖前藤一枝。
贺监心期人不识,越中惟有鉴湖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是宋代萧立之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其三》的创作背景,据传与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吴潜有关。萧立之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吴潜壮志未酬、功成名就后归隐山林的赞赏之情。在宋代文人中,这种“逃儒入老”的思想颇为流行,反映了一种对传统儒家学问的超越,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2. 文学价值和鉴赏:《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其三》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到之处。诗中的用词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吴潜壮举的钦佩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探索。其中“生天不问灵运后,鲁公葛洪皆成仙。谁能与我粥饭券,持送酒家还酒钱。”等句子,不仅语言优美,更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3. 社会影响和评价: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态度。此外,这首诗的广泛传播和研究,使得人们对于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反映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诗歌,也是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