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亭同寮分韵得雨字

西风吹老寒香圃,瘦碧林塘秋几许。
官闲饮思生渴吻,载酒联翩无客主。
亭深城远地自寒,雁鹜不来藓苔古。
秋枰争道较一胜,长缨飒飒翠裾舞。
百年有几开口笑,底用研桑枉心膂。
吟情正属杯中物,暮色已催城上鼓。
嗟予负愧斗粟恋,出位乖逢镬焦苦。
向来胸中亦磊磈,书传消磨着尘土。
径须大白得我醉,归卧黄紬听夜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砥柱亭同寮分韵得雨字》为宋代诗人萧立之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景色的萧瑟与凄凉。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砥柱亭同寮分韵得雨字》,并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1. 诗歌原文及诗意赏析
  • 西风吹老寒香圃:这句描绘了西风吹动着寒冷的香圃,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通过秋风这一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 瘦碧林塘秋几许:这里的“瘦碧”形容树木因秋色而显得更加稀疏、清冷,而“秋几许”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岁月易逝的感叹。
  • 官闲饮思生渴吻:描述了一个官员在闲暇之余,渴望饮酒解忧的情景。这里的“渴吻”形象地描绘了酒能带来暂时的忘却和满足。
  • 载酒联翩无客主:诗人在亭台深幽之地,载酒与友相聚,但无人作陪,只有雁鹜不至,苔藓古旧的自然环境相衬。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意象生动:诗中如“西风吹老寒香圃”、“瘦碧林塘秋几许”等意象,不仅形象鲜明,还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视觉冲击力。
  1. 作品的历史意义
  • 文人情怀的体现:萧立之通过《砥柱亭同寮分韵得雨字》展示了他作为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 文化传承的价值:该诗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 审美体验的启示:诗中的景致和情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让人们能够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古人的情怀与哲思。

《砥柱亭同寮分韵得雨字》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人萧立之的文学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美学的灵感。

相关推荐